形态描述
标本采集地 海南(三亚小东海,西沙群岛
的永兴岛、晋卿岛)。共14个标本。
形态描述 贝壳较小,呈卵圆形,壳质坚
硬。螺层约7层,缝合线浅。壳顶光滑,常被损
坏。其余壳面具细的念珠状螺肋,在螺旋部每一
螺层中部有1条,体螺层上有3条较粗壮的螺肋,这种螺肋通常由2—3条细肋合并而
成的,其上具发达的结节突起,粗壮的螺肋在纵肿肋上扩张成角状或短棘状。以体螺层
上部的一条最强大,向前逐渐变弱。壳面黄褐色,纵肿肋和结节突起上常有褐色斑块或
斑点。壳口近圆形,内面白色。外唇扩张,边缘具有与背部螺肋相应的棘状突起,以基
部的一个较大,内面有10枚左右的齿;内唇扩张,中凹,有数条长短不等的肋状褶襞,
上部褶襞间有血红色的斑点。前水沟半管状,后水管沟短。
标本测量 (mm)
壳高 40.5 40.O 36.5 34.0 31.O
壳宽 20.0 28.5 25.5 25.O 23.0
的永兴岛、晋卿岛)。共14个标本。
形态描述 贝壳较小,呈卵圆形,壳质坚
硬。螺层约7层,缝合线浅。壳顶光滑,常被损
坏。其余壳面具细的念珠状螺肋,在螺旋部每一
螺层中部有1条,体螺层上有3条较粗壮的螺肋,这种螺肋通常由2—3条细肋合并而
成的,其上具发达的结节突起,粗壮的螺肋在纵肿肋上扩张成角状或短棘状。以体螺层
上部的一条最强大,向前逐渐变弱。壳面黄褐色,纵肿肋和结节突起上常有褐色斑块或
斑点。壳口近圆形,内面白色。外唇扩张,边缘具有与背部螺肋相应的棘状突起,以基
部的一个较大,内面有10枚左右的齿;内唇扩张,中凹,有数条长短不等的肋状褶襞,
上部褶襞间有血红色的斑点。前水沟半管状,后水管沟短。
标本测量 (mm)
壳高 40.5 40.O 36.5 34.0 31.O
壳宽 20.0 28.5 25.5 25.O 23.0
生物学
本种生活在潮间带及浅海岩礁及珊瑚礁间。为少见种。我们采到的标
本大多为空壳。
本大多为空壳。
国外分布
还广泛分布于印度一西太
平洋暖水区,如日本(纪伊半岛以南),菲律宾,澳大利亚,夏威夷群岛;东印度,毛
里求斯,非洲东岸及南非等地也有分布。
平洋暖水区,如日本(纪伊半岛以南),菲律宾,澳大利亚,夏威夷群岛;东印度,毛
里求斯,非洲东岸及南非等地也有分布。
国内分布
经济意义